陳海儀,女,1973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現任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三級高級法官。在青少年審判崗位工作二十多年來,她始終不忘初心,忠誠履職,自覺踐行政法干警“忠誠、為民、公正、廉潔”核心價值觀,立足崗位公正司法,開拓創新無私奉獻,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贏得人民群眾普遍贊譽,曾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平安之星、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我最喜愛的好法官”、全國模范法官、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全國政法系統優秀黨員干警、全國青少年法律學校優秀法制輔導員、中國好人等等多項國家級榮譽。陳海儀及其工作事跡被寫進最高院工作報告,2018年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和中國婦女十二大代表。
她,是為熱愛而執著的“陳法官”
“告訴陳法官一個好消息,我找到工作啦!等發了工資,我想請您吃飯?!闭幵诰徯屉A段的小雪興奮地向陳海儀“報喜”。按照約定,小雪要定期當面向陳海儀報告近況。
2017年,4名少男少女通過微信搜索“附近的人”相識,并共同加入了一個微信群,雖然小雪當時還未成年,但在這4人當中,她卻扮演著“大姐大”的角色?!靶〉堋笔芰恕芭笥选钡奈?,自有“大姐”出面擺平。青春期難以抑制的躁動,讓小雪和另外3人滑向了深淵。
被告4人中,小雪及一名男孩兒當時處于未滿18歲的年齡。他們為了“報復”,將“女朋友”帶到小旅館,南方的冬天陰冷潮濕,他們以向被害人身上潑冷水的方式讓她屈服道歉,并逼迫女孩喝酒。備受折磨的被害人趁嘔吐之機逃跑并報警……4名被告人中,有兩名當時已經成年,被判處實刑。包括小雪在內的兩名未成年,被判處緩刑。
對于未成年人案件來說,雖然案結了,但事卻難了。對被害人的心理疏導,對罪錯少年的幫教矯正,于陳海儀來說,這是審判工作向外延伸的開始。她為這些孩子擬定幫教方案,為他們進行專業培訓、給予督導,用愛讓他們樹立對新生活的希望。
陳海儀認為,作為少年案件的法官,并不能一判了之。要以問題為導向,不僅要關注行為的對錯,最重要的是要幫助罪錯少年挖掘出問題的癥結之所在,幫助他們順利回歸社會?!拔覀円诔霾「?,對癥下藥?!标惡x堅定地說。
“哎呀,你冷不冷呀!”看到穿著短褲的小雪,陳海儀有些擔心,她的語氣像極了愛之深責之切的“嘮叨媽媽”。眼前這個身材瘦小、皮膚白皙的小姑娘不好意思的笑了,親昵地與陳海儀交談著。
與小雪同來的,還有她的母親和一直跟蹤幫教的社工。通過與其母親和社工的交流,陳海儀對小雪的現狀表示滿意,她囑托社工要多了解一下小雪的學校和老師。臨別之時,她不忘詢問:“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需要我幫助的?”她更不忘囑咐:“不要穿那么少,指甲不能再長了,紋身不能再多了,幫媽媽多做一些事情,你要吸取教訓,一定要爭氣!有問題及時聯系社工……”面對這些“啰嗦”,小雪眼含淚水、不住點頭。
“簡單的會面,不簡單的效果。每次見面,這有些嚴厲又有些溫馨的畫面讓我銘記于心。我不會再辜負陳法官,我會努力改變自己回歸社會。陳法官像媽媽,我想告訴她,讓她不要太累,多注意身體?!闭f到這兒,小雪紅了眼眶。
少年庭的法官們都被稱作是“法官媽媽”,對于這個稱呼,陳海儀有著深刻的理解。她認為,在涉少刑事案件中,要更多體現著司法的溫度,而司法的溫度是要在法官職能做好的基礎上來傳遞的。
“法律條文一定是要嚴格遵守的,對于這些被告人,我們罪責刑相適應是一定要有的。并不是一味地輕判和放松。法官一定要給被告人明確解釋,犯罪構成是怎樣的,有哪些犯罪情節可能影響到最后定罪量刑?!痹陉惡x看來,“法官一定要給未成年人一個清晰的傳遞,要讓他們明白自己做出錯誤的行為之后,社會評價是怎樣的,對社會的危害程度是怎樣的,對社會關系的破壞程度怎樣的。一定要讓他們清楚自己的行為會給他人、社會、家庭乃至整個國家帶來一些怎樣無法承受的后果和壓力!這是作為‘法官’必須要做到的。而‘媽媽’的角色,就是要幫助這些迷途的孩子們,走向正軌,這是少年法官的使命之所在?!?/P>
越來越多的失足少年在陳海儀的幫助下走出迷茫。他們當中,有300多人升入高中、中職院校,30多人考入大學。二十多年來,經陳海儀審理的案件無一重審、無一投訴、無一超審限,審判過的失足少年,在她的幫教下,無一重新犯罪!
她,是為責任而堅守的“陳校長”
“淘氣”和“不乖”是陳海儀兒時的標簽。每天的“瘋玩兒”是最重要的“課業”,直到上了三年級,她以一篇描寫爬樹的作文,敲開了一位老師的心扉。這位老師投去了欣賞的目光,給了陳海儀莫大的鼓勵和贊揚,從此她的作文便成了“范文體”。神奇的是,在這種鞭策下,其它科目也迎頭趕上,她成為那一屆唯一一個考上重點中學的學生。
“這就是陳法官的逆襲!”陳海儀經常講這段經歷給孩子們聽。告訴他們,沒有什么是不能改變的。她也在時刻提醒自己:在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能有人“拉一把”,是一件多么幸運的事情。甚至可以改變其一生的軌跡。身為少年庭的法官,她愿意做一個這樣的角色。
陳海儀先后兼任10余所中小學的法治副校長、校外輔導員,擔任普法、家庭教育講師團成員,在全省100余所學校、社區及新聞媒體平臺開展法治宣教200余場次,組織模擬法庭30余場次,并在疫情防控期間創新運用云課堂開展民法典及未成年人保護法治宣講,受眾超過百萬人次。
在擔任法治副校長、輔導員時,陳海儀經常以走出去到學校,請進來到法院的方式,和學生、家長、老師談心,尤其是對已經有行為偏差的孩子,她更會關切地與他們溝通并送上法律書籍,指導家長與孩子攜手改掉壞習慣共同進步。她所輔導的學校實現了學生違法犯罪率為零的態勢。
陳海儀擔任“法治副校長”,從來不是“走過場?!彼偸且笕⒓有iL會議,要求和學校、家長一同制定規章制度;要求參與所任職學校的教學計劃;甚至有時連家長會,陳海儀也要出席。
陳海儀講述了這樣一個小細節。有一次,她去到一所小學講課。她早于上學時間到達,站在學校門口的十字路口,去觀察孩子們等紅燈的情況。她把觀察到的結果帶上了課堂:“同學們,在我今天看到的50名小朋友中,有45名都沒有闖紅燈。你們能遵守交通規則,我覺得大家真棒!”陳海儀不說有多少人闖了紅燈,而鼓勵大家說,有多少人沒闖紅燈。對于小學生來說,這樣正向的引導,帶來的效果事半功倍。
陳海儀這位“法治副校長”當起來可謂“不忘初心”,“入心入肺”。她堅持因材施教,抓住不同學校、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她采取民事模擬法庭、刑事模擬法庭、小公民道德模擬法庭、法庭開放日、憲法日專題活動、三八社區論壇、法治講座等形式進行宣教,甚至拉上兒子去做志愿者。她參與輔導中職技校學生,通過她與社工共同開展的正修班教育培訓,讓很多吸煙曠課、小偷小摸、與社會不良青年來往的“邊緣少年”轉變為無違紀違法行為的良好少年。
陳海儀注重分類培訓,她總是利用休息時間給學生上法治教育課、給家長和老師上德育輔導課、給學生法律宣傳員上法治宣講技巧課、給全市各區婦女干部、法治教育骨干教師上法律專業課,增強青少年法律意識。她無時無刻都在想著,如何打造一個家庭關愛、老師鼓勵、社會支持的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氛圍。
她,是為使命而呼吁的“陳代表”
陳海儀說:“今年是我第五次參加全國兩會,對我本人來說承載著更特殊的使命,任務更重大光榮。我要更充分學習領悟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及兩會精神、省市具體貫徹意見,更充分融入好本職和履職,更充分貫徹落到實處?!?/P>
2018年,陳海儀在廣州市政法系統4萬多干警中脫穎而出,當選成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也是全國法院系統唯一一位從事少年家事審判工作的法官。
五年來,她提出的建議基本集中在婦女兒童權益保障和民生保障方面,并推動了民法典、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進法等法律中相關條文的制定修改。
五年來,她堅持做一件“小事”:每年購買500多個兩會紀念封,把這些紀念封從北京人民大會堂郵寄給那些她曾經幫教過的孩子。每時每刻,她心里都裝著這些孩子們,看到他們刑滿釋放后,重新融入家庭生活、重新回歸社會,她有著說不出的滿足感。
如何推進婦女兒童的權益保護?陳海儀分享了廣州中院少年家事庭的經驗,例如與婦聯成立了婦女兒童權益訴訟保護與研究基地,發布了全市一體化的家事審理規程,構建了全省首個多功能的少年家事訴調中心,組建了650名家事調查員、家事調解員、心理疏導員的三員隊伍,用情理法化解了2萬多宗婚姻家庭糾紛,幫助了6000多個家庭破鏡重圓,成效獲得了全國婦聯的肯定。廣州中院少年家事庭先后獲評全國法院先進集體、全國巾幗文明崗等榮譽。
“我們在工作中通過完善圓桌審判、心理疏導測評、犯罪記錄封存等機制,為行為偏差的青少年提供司法溫暖,積極發出判后矯正建議,幫助1261名少年犯順利回歸社會。我們還深入基層,為機關、企事業單位、工廠、社區、學校的婦女干部群眾們宣講民法典,依法為困難婦女提供了遠離家暴的幫助,有力推動了女童保護工作,幫助更多的女性預防和避免傷害與紛爭,獲得更美好的人生?!彼f。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毙聲r代的少審法官,既是裁判者,更是燃燈者;既要讓違法犯罪的行為得到懲處,更要讓折翼的雛鳥重新飛翔?!标惡x說,“身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人民法官,履行好崗位職責,為一個個失足少年指引方向,把法、理、情貫穿于少年審判之中,讓看似冰冷的法律富有溫暖、親情,努力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我將竭盡全力,不懈奮斗!”(廣州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