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世界知識產權日,廣東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21年廣東省知識產權保護狀況》白皮書。廣東知識產權綜合發展和保護發展指數連續9年位居全國第一。2021年,全省建成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專利數據庫,發明專利有效量44萬件,居全國首位;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34.89件,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5.25件。
查處商標案件4001宗
省市場監管局黨組副書記、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馬憲民在發布會現場介紹,廣東大力實施《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先行示范省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廣東連續兩年在中央對地方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檢查考核中獲評“優秀”等次,知識產權綜合發展和保護發展指數連續9年位居全國第一。
廣東堅持嚴保護導向,全面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持續加大。2021年,全省公安機關共立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1691宗,破案1982宗,涉案金額30億元。檢察機關共批捕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1308件2087人,起訴1344件2508人。法院新收各類知識產權案件19.68萬件,審結19.50萬件,樹立了嚴格、平等、高效司法保護的價值導向,形成對知識產權犯罪的強大震懾。
“知識產權行政保護成效明顯?!瘪R憲民介紹,2021年,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商標案件4001宗,罰沒款7119萬元,移送司法機關159宗。查處侵犯商業秘密案件14宗,結案8宗,罰沒金額129萬元,移送司法機關2宗。辦理各類專利糾紛案件6773宗,3項行政裁決經驗被推介。版權執法部門查處侵權盜版案件135宗,搗毀窩點25個。農業農村部門扎實開展種業知識產權專項行動。省內海關查扣侵權貨物18111批次,數量達3106.4萬件。
全省發明專利有效量44萬件
在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方面,馬憲民介紹,全省累計建有13家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或快速維權中心、15家省維權援助分中心、9家市縣維權援助機構和181個工作站,形成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一張網”。全省調解組織辦理知識產權案件13875件,全省仲裁機構辦理知識產權案件463件,全省公證機構辦理知識產權案件47916件。
2021年,廣東還加強自主知識產權創造和儲備。建設高價值專利布局培育中心40個,累計273個。建成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專利數據庫,建設專利導航服務基地28家,全省發明專利有效量44萬件,居全國首位。全省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34.89件,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5.25件。2021年,全省PCT國際專利申請量2.61萬件,居全國首位。全省有效注冊商標量676.64萬件,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申請量1513件,均居全國首位。作品登記總量33.69萬件。新獲批地理標志產品3個,累計160個。新增地理標志農產品8個,累計62個。
廣東還促進知識產權商業化價值實現。記者從現場獲悉,2021年全省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備案金額17.27億元,專利出讓次數6.9萬次,居全國首位。登記技術合同49261項,合同成交額4292.73億元。穩步推進知識產權金融,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專利及商標質押金額442億元,同比增長32.61%。新發行32支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累計融資規模近70億元,金額居全國首位。推動地理標志興農,累計10個地理標志產品納入第二批《中歐地理標志協定》互認名單。 (南方+)